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尊龙综合app平台 > 新闻动态 > 中医抄方235║国家级名老中医治疗“各种咳嗽”秘验方
中医抄方235║国家级名老中医治疗“各种咳嗽”秘验方发布日期:2025-06-24 01:41    点击次数:163

🌞2025.06.19

🌞毛选:放弃幻想,准备战斗👍🏻

图片

1、朱良春:久咳丸【组成】五味子50g,罂粟壳600g,枯矾30g,杏仁72g。【功效】定喘止嗽。【主治】凡慢性气管炎久咳不已者,用之多效。【用法】上4味研极细末,炼蜜为丸,如绿豆大,每服10~15粒,每日2次,白糖开水送下。

2、朱良春:油松节止咳方【组成】油松节20~30g。【功效】宁嗽止咳。【主治】慢性支气管炎,症见咳嗽久久不愈,痰涎稀薄,舌质不红,属寒证者。【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1剂。

3、朱良春:清肺定咳汤

【组成】金荞麦20g,鱼腥草15g(后下),白花蛇舌草20g,天浆壳12g,化橘红6g,苍耳子10g,枇杷叶10g(去毛,包煎),生甘草5g。【功效】清肺化痰,定咳退热。【主治】治疗风热流感、支气管炎、肺炎久咳而偏于痰热者。尤其对风温(肺炎)咳嗽、痰多、发热、痰黏稠或黄脓痰、苔微黄、脉数并口渴欲饮之证,颇有速效。【用法】日1剂,水煎2次,早晚分服。【经验】清肺定咳汤乃朱老自拟之通治风热久咳方

4、朱良春:五子镇咳汤

【组成】天竹子6g,白苏子6g,车前子6g(包煎),甜葶苈子4g,六轴子1g,百部8g,甘草3g。

【功效】镇咳,降逆。

【主治】百日咳。

【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1剂。

【经验】百日咳又名顿咳,较为顽缠。用朱老此方治疗,一般4~7剂可愈,疗程较短,药价亦廉。

5、邓铁涛:外感咳嗽方

【组成】金银花15g,桑叶10g,连翘10g,玄参10g,百部10g,冬瓜仁6g,苇茎30g,千层纸10g,仙鹤草15g,芒果核30g,薏苡仁30g,甘草5g。【功效】清肺止咳。【主治】上呼吸道感染、下呼吸道感染(支气管炎、肺部感染),证属内热(包括湿热)者。【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1剂。【经验】咳嗽痰带腥味或有血丝,可加鱼腥草15g,七叶一枝花15g;痰稠、排痰困难者,加浙贝母15g,海浮石10g;老人咳嗽兼气促者,加莱菔子15g,紫苏子15g。

6、邓铁涛:肺炎咳嗽方【组成】百部10g,紫菀10g,橘络10g,海浮石10g,冬瓜仁10g,杏仁10g,五爪龙20g,苏子10g,莱菔子10g,甘草5g。【功效】降气化痰,宣肺止咳。【主治】咳嗽。【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1剂。【经验】外感咳嗽加豨莶草15g,桑叶10g,薄荷6g(后下);食滞咳嗽加布渣叶15g,芒果核10g;脾虚咳嗽合四君子汤培土生金;暑热咳嗽加莲叶10g,扁豆花10g,西瓜皮15g;秋燥咳嗽加雪梨皮15g,沙参15g;过食生冷之咳嗽加藿香10g,生姜3片,苏叶6g;痰热咳嗽加黄芩12g,瓜蒌15g,天竺黄10g

7、邓铁涛:治咳自拟草药方

【组成】鲜鹅不食草50g,鲜黄皮树叶50g,鲜凤尾草20g,鲜崩大碗50g,鲜车前草50g,鲜苏叶10g,马勃1g。

【功效】疏风散寒,除湿祛痰。

【主治】症见咳嗽痰稠,伴微恶风寒、微发热、头身重痛、脘闷、倦怠等。

【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1剂。

8、朱良春:止嗽蛋

【组成】蜂房3g,鸡蛋1只。

【功效】镇咳祛痰,解毒清热。

【主治】适于百日咳及慢性支气管炎之久咳不已而痰少者。

【用法】蜂房3g洗净,烘干,研末,与鸡蛋1只及面粉少许混合,煎熟(不用油、盐)食之,每日1~2次,饭后食之。

【经验】临床应用,多在2~3日见效,小儿尤喜服用

9、王绵之:治咳喘经验药组

【组成】炙麻黄3g,杏仁9g,桔梗6g。【功效】宣肺降气,止咳平喘。【主治】本组药物治疗外感风寒后肺失宣肃所致的咳嗽、哮喘。【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1剂。

10、王绵之:自拟治支气管扩张膏方【组成】龙眼肉120g,炙绵芪90g,北沙参90g,土炒白术72g,当归身75g,苦百合90g,陈皮60g,桔梗30g,白茯苓120g,炒扁豆120g,炒五味子15g,炒酸枣仁90g,煨广木香18g,炒白芍90g,炙远志45g,阿胶60g(另炖化兑入),生地黄120g。【功效】益气补血,收敛止血。【主治】支气管扩张伴咯血者。【用法】除阿胶外,水煎2~3次,每次煮沸2~3小时,去渣取汁,加白糖1000g收膏,每日早晚各用开水冲服15g。经期照服,感冒暂停。

11、方和谦:杏苏散加减方

【组成】苏梗6g,桔梗10g,杏仁10g,前胡10g,陈皮10g,法半夏10g,茯苓12g,炙甘草10g,薄荷5g(后下),炙桑白皮12g,炙紫菀10g,白前10g,炙百部10g,荆芥5g,酒黄芩3g。

【功效】宣肺化痰,润肺止咳。

【主治】秋燥咳嗽,症见咳嗽、口干咽痛、咳吐黄痰

【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1剂。

12、方和谦:自拟和肝汤

【组成】当归10g,白芍10g,柴胡10g,薄荷6g,苏梗10g,香附10g,人参10g,白术10g,茯苓15g,炙甘草10g。

【功效】肝脾同治,和中有补。

【主治】肝气犯肺之咳嗽。多于生气或郁闷后发作咳嗽,症见胸胁胀满、易怒呛咳、咽喉堵塞感等。

【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1剂。

13、方和谦:止嗽散加减

【组成】荆芥6g,炙紫菀10g,白前10g,炙百部10g,杏仁10g,苦桔梗10g,陈皮10g,苏梗6g,鱼腥草15g,前胡6g,炙桑白皮15g。

【功效】宣肺化痰,止咳平喘。

【主治】咳嗽,症见咳声重浊,咽痒,胸闷憋气,喉中痰鸣,有白痰不易咳出,舌苔白腻。

【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1剂。

13—1、方和谦:治大叶性肺炎方

【组成】炙麻黄6g,生石膏30g,杏仁10g,炙甘草10g,金银花15g,法半夏10g,芦根15g,淡竹叶6g

【功效】辛凉宣泄,清肺平喘。

【主治】大叶性肺炎,经抗生素治疗后仍低热,胸闷胸痛,咳喘痰多,痰色黄白,黏稠,面色潮红,舌红,苔白或带黄,脉象弦滑,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高于正常者。

【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1剂。

14、方和谦:葛根芩连止咳方

【组成】葛根10g,黄芩10g,黄连6g,桔梗10g,淡豆豉10g,生甘草6g,荆芥6g。

【功效】表里两解,清热止利。

【主治】外感表证未解,热邪入里。症见腹痛下利,里急后重,发热,咽痛,咳喘,痰不多,时时汗出,汗出热不解,舌红,苔白厚,脉弦滑。

【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1剂。

15、朱良春:止嗽散加减【组成】桔梗30g,前胡30g,甘草30g,紫菀30g,荆芥30g,陈皮30g,百部30g,生莱菔子60g(研),枇杷叶60g(去毛,包煎),鱼腥草60g,生萝卜汁60g。【功效】宣肺疏风,止咳化痰。【主治】外感、内伤诸咳。【用法】取方中桔梗、前胡、甘草、紫菀、荆芥、陈皮、百部生品研末,生莱菔子、枇杷叶、鱼腥草煎汤,取汁,与生萝卜汁共调药末,蜜泛为丸,每丸约重7g,每服1丸,小儿减半,早晚各1次,开水化服。

16、朱良春:止咳化矽糖浆

【组成】党参、北沙参、百合、白及、夜交藤、金荞麦、白花蛇舌草、金钱草、合欢皮、石韦、甘草。

【功效】补益气阴,调理肺脾,化痰散瘀,软坚消积

【主治】矽肺。

【用法】熬制为糖浆,每服30~50mL,每天2次,配合“抗矽–14”,每周0.5g,连服4个月为1个疗程。

17、朱良春:清肺解毒汤【组成】板蓝根、大青叶、鱼腥草、白花蛇舌草、金银花、山海螺各15g,蒸百部、炒僵蚕、玄参各8g,甘草3g。【功效】清肺解毒。【主治】腺病毒性肺炎,疫毒侵袭,痰热壅肺之重症【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2剂。

18、朱良春:经验方【组成】鱼腥草15g,金荞麦15g,海浮石10g,百部10g,黄芩10g,桑白皮15g,地骨皮15g,贝母6g,玉桔梗10g。【功效】清泄肺热,宣肺肃肺,化痰止咳。【主治】支气管扩张发作期,症见咳嗽,咳痰色黄或黏,可量多或量少,不易咳出,高热或低热,口渴,大便或干,舌质红或偏红、暗微紫,边有瘀点,苔薄黄或黄腻,脉滑数。【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1剂。

19、 朱良春:三百汤

【组成】百合15g,百部10g,白及10g,参三七6g,花蕊石9g,茜草15g,黛蛤散6g。

【功效】润肺止咳,活血止血。

【主治】支气管扩张,出现大咯血者。

【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1剂。

20、朱良春:温阳化血散

【组成】炮姜炭6g,三七6g,血余炭3g。

【功效】温阳活血摄血。

【主治】支气管扩张咯血者。

【用法】共研粉备用。每用6~10g,咯血量少日服2次,咯血量多日夜可服3~4次,每日用生地黄干品30~60g,滚开水冲泡送服“散药”。

【经验】此方三七一味,一为止血,二为消瘀。血余炭,张锡纯谓其化瘀血之力不如花蕊石、三七,而其补血之功则过之。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